《〈约翰·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〉第二季:荒诞日常中的温柔救赎》
HBO的纪录片式喜剧《约翰·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》(HowtowithJohnWilson)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独特风格,以导演兼主演约翰·威尔逊那双敏锐而古怪的镜头,捕捉纽约市井生活中的荒诞与诗意。这部被形容为“社恐版人类观察指南”的作品,凭借其黑色幽默、哲学思辨与意外温情,再次成为观众心中的另类治愈神作。
1.荒诞指南下的城市人类学
第二季依然以“如何……”(如“如何找到停车位”“如何记忆梦境”)为切口,展开一系列看似实用实则离题的“教学”。威尔逊用手持摄像机记录下纽约街头那些被忽视的细节:一个对着空气怒吼的男人、超市里诡异的商品标签、公寓楼中神秘的敲击声……这些碎片拼凑成一幅现代生活的超现实图景,而威尔逊局促的旁白与突如其来的剪辑,让日常变成了悬疑剧或科幻片。
2.从尴尬到共情的叙事魔法
威尔逊的镜头总能在令人脚趾抠地的尴尬场景中(比如强行加入陌生人的生日派对),突然转向深刻的共情。第二季中,他探讨孤独、记忆与信任等命题时,不再止于讽刺,而是通过受访者意外的坦诚(如一位坚持给亡妻发邮件的老人),揭示普通人对抗虚无的笨拙努力。这种“尴尬—治愈”的叙事节奏,成为系列最具辨识度的情感标签。
3.疫情时代的隐性注脚 尽管未直接提及COVID-19,第二季暗含后疫情时代的集体创伤。在“如何随性而为”一集中,威尔逊记录下人们重新学习社交的窘迫;而“如何投资房地产”则揭露了疫情如何加速城市的阶层分化。这些观察让幽默背后多了一层时代档案的厚重感。
4.形式实验的再突破 本季在视觉语言上更大胆:用监控录像般的画面解构公共空间,以快速蒙太奇呈现都市人的焦虑。最惊艳的是“如何找到公共厕所”一集,威尔逊将地铁站、快餐店与隐秘角落的如厕困境,剪接成一场存在主义危机——膀胱的紧迫与文明的荒诞在此完美交融。
《约翰·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》第二季证明,真正的幽默从不回避生活的狼狈。当威尔逊用结巴的旁白问出“我们到底该怎么活着?”时,那些镜头里古怪的陌生人、失败的尝试和意外的温柔,已然拼凑出一份笨拙却真诚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