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沉默的声纹:在密室中“找到你的声音”》
当声纹分析仪第三次显示“匹配失败”时,林夏终于意识到——这根本不是技术故障。
死者陈默的喉咙里塞着一枚微型录音笔,循环播放着一段空白音频。刑侦队长高川反复听着证物,却只捕捉到背景里隐约的钢琴声,弹奏的是《致爱丽丝》的变调版。而更诡异的是,所有在场人员的声纹鉴定都显示:他们从未在案发时间说过话。
“凶手在伪造‘沉默’。”林夏突然按住暂停键,“但钢琴曲里藏着节拍器——每分钟72次,比原曲快了12拍。”她的指尖划过频谱图,一道几乎被噪音淹没的锯齿波形突然被放大:“有人用声波消融技术,抹去了真正的声音。”
三天后,法医在死者耳膜上发现了纳米级刻痕。当特定频率的声波穿过这些刻痕时,会重组出被删除的最后一句话:“找到你的声音……密码是降E大调。”
(推理版核心诡计:凶手利用声学原理制造“集体沉默”假象,破局关键藏在音乐的速度与音高变化中)